六月的微风拂过柳林湖畔,西南财经大学校园里的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空气中除了期末季特有的紧张感,还弥漫着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不仅关乎即将到来的暑假,更与一场年度文化盛事紧密相连。这就是被西财学子亲切称为“西财618”的图书选购活动,一个已经融入校园传统的文化节日。
在光华校区和柳林校区的图书馆内,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多日忙碌到深夜。他们细心地将一册册新书拆封、分类、上架,只为在六月中旬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为师生们呈现一场思想的盛宴。图书馆阅览区里,几张长桌被拼凑在一起,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近千册精心挑选的书籍,每一本都贴有醒目的“618推荐”标签。
“这不仅仅是一次图书采购活动,更是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举措。”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李老师一边整理着书架上略有歪斜的书籍,一边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能够拓展知识边界,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今年“西财618”的书单格外引人注目。经过图书馆采购团队与各学院教授的反复磋商,最终确定的书单既包含了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与新锐研究,如《共同富裕的经济学逻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也囊括了跨学科的人文社科精品,比如《中国哲学简史》《全球通史》的最新注释版。这些书籍的挑选历经三个月,从数千本候选书目中精挑细选而出,每一本都凝聚着挑选者的用心。
“我注意到今年新增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书区,这非常符合当下的热点。”金融学院大三学生王同学兴奋地表示,他已经在书单上标记了五本想买的书籍,“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课本知识,我们需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这些书籍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经济学类书籍区域,《行为经济学新进展》《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等专业书籍吸引了不少高年级学生驻足。而在不远处的人文社科区,《追寻现代中国》《棉花帝国》等历史类著作,《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等文学经典也同样备受青睐。这种文理兼备的选书策略,正体现了西财“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中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我们特别注重书籍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张老师介绍说,“除了专业相关书籍,我们也精选了大量通识类读物,包括艺术、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希望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西财618”还特别设置了“教授荐书”专区。这一区域汇集了各学院二十余位教授亲自推荐的近百本个人藏书,每本书都附有教授亲笔写下的推荐语。经济学院一位教授在《经济学规则》一书的推荐卡上写道:“这本书能帮助你们跳出既定思维,重新思考经济学的本质。”这些手写的推荐语成为学生们争相阅读的内容,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增添了活动的温度。
“看到教授们推荐的书籍,感觉像是获得了他们多年学术研究的精华提炼。”一位大二学生在教授荐书区流连忘返,“这种形式的交流比课堂更加直接,也更有启发性。”
除了实体书籍展示,今年的“西财618”还首次推出了电子书专题,精选了数百种电子资源,涵盖学术论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和在线课程。这一创新举措回应了数字阅读趋势,也让假期离校的学生能够继续享受阅读的乐趣。
随着活动正式开启,图书馆内人头攒动,学生们手持书单,仔细翻阅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有的独自静坐一角,沉浸于书海;有的三三两两低声交流阅读心得;还有的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书中的精华内容。这一场景,成为了西财校园六月中旬最动人的风景。
“我每年都期待着‘618’活动,”一位正在翻阅《中国金融改革之路》的研究生说,“这些书籍不仅能够丰富我的专业知识,更能够开阔视野,让我对不同领域都有所涉猎。我觉得这是学校送给我们最好的夏日礼物。”
夜幕降临,图书馆的灯光依然明亮。窗外,是匆匆赶往自习室的身影;窗内,是沉浸在阅读世界中的学子。这一动一静之间,勾勒出西财校园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那些被精心挑选的书籍,正如一把把钥匙,正在为这些年轻的心灵打开一扇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
西南财经大学的“618”书单,不仅仅是一串书名,更是学校育人理念的体现,是学子们探索世界的路线图,也是这所财经名校文化底蕴的生动注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静心阅读一本好书,或许正是大学能够赋予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本文由作者笔名:宿迁新闻网 于 2025-09-29 11:34:2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suqian.me/wen/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