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江苏多地高中被取消 四星级 称号:教育公平改革下的阵痛与转型‌

  2025年4月12日‌

  近期,江苏省教育厅对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等4所存在违规补课行为的学校作出处理,取消其“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对“四星级高中”政策调整的广泛讨论。结合江苏省计划于2026年全面取消“四星级”标签的背景‌,此次处罚不仅是对违规办学的警示,更被视为教育公平改革的关键一步。

  政策背景:从“标签化”到资源均衡

  江苏省自2003年推行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制度,旨在以综合指标替代传统的“重点高中”标签,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然而,部分“四星级高中”仍因升学率优势形成隐性门槛,加剧教育资源集中和择校焦虑。为此,江苏省提出2026年全面取消“四星级”标签,弱化学校等级差异,回归“因材施教”本质‌。

26.png

  对学校的影响:资源重组与转型压力

  财政与声誉双重冲击‌:被取消称号的学校将面临省级资金支持减少、招生吸引力下降等问题。例如,此次被处理的学校两年内不得申报星级评估,直接影响其办学资源‌。

  倒逼管理规范化‌:违规补课、提前开学等“内卷式”办学行为曾是部分学校维持升学优势的手段‌。称号取消后,学校需转向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等内涵建设,如棠张中学通过整改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竞争格局重塑‌:随着“四星级”标签淡化,传统名校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将缩小,倒逼所有学校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对学生的挑战与机遇

  升学路径调整‌:此前,“四星级高中”学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享有更大优势(如排名要求放宽至20%-30%),而非四星学校学生需进入前5%才具备资格‌。标签取消后,升学竞争可能更依赖个体综合素质。

  心理与适应压力‌:部分家长担忧政策变动导致原有升学规划失效,学生也可能因学校资源变化产生焦虑。但长期看,政策有助于减轻“唯升学率”导致的过度学业负担‌。

  多元化发展机遇‌:政策鼓励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可更早探索职业兴趣,而非局限于应试赛道。

  争议与未来展望

  尽管改革目标指向教育公平,但短期内仍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职业歧视和社会对“名校”的惯性认知难以迅速扭转,部分家长可能转向其他形式的资源竞争‌。江苏省教育厅回应称,将同步推进高中多样化评估体系,强化监管违规办学行为,确保政策平稳过渡‌。

  结语‌

  取消“四星级高中”称号是江苏省打破教育资源垄断、重塑教育生态的重要尝试。阵痛不可避免,但唯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从“分层办学”到“分类发展”的转型,真正回归“育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