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财政部推动险资长周期考核落地 万亿增量资金有望注入A股市场‌

  7月11日,财政部正式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标志着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建立。该政策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通过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压舱石"作用,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动能。

1.png

  通知核心内容聚焦两项重大变革:一是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从"三年周期+当年度"模式升级为"当年度指标(30%)+三年周期指标(50%)+五年周期指标(20%)"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二是将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从单一当年度指标拓展为同样包含三档周期的综合评估框架。此次改革首次引入五年周期指标,将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显著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公司绩效评价的影响。

  新机制着力破解"长钱短投"困境。截至202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3万亿元,但实际投资A股比例仅约11%,距离25%的政策上限存在逾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原有考核体系过度聚焦年度业绩,导致险资对权益市场波动异常敏感。南方基金分析认为,新规通过强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将推动保险公司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投资,为资本市场提供制度性保障。

  政策落地引发市场强烈反响。根据六部门今年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定向投资A股。配合金融监管总局近期举措——包括上调部分险企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至50%、累计批复222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拟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等——多重政策协同形成资金引流合力。

  南方基金测算显示: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4.93万亿元,若权益配置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即可带来近3500亿元增量资金。叠加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金及年度新增保费投资,三项政策共振有望为A股引入万亿级"活水"。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强调,这不仅在短期内提供充足流动性,更将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价值投资氛围。

  新规同时要求险企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科学确定权益投资比例,深入挖掘收益稳健、风险可控的优质标的。广发证券指出,参考社保基金实施长周期考核后11.6%的年化收益率,新机制有望显著增厚险资长期回报。随着"当年度考核权重≤30%、三至五年周期权重≥60%"的硬约束落地,我国"长钱长投"的资金矩阵正在加速构建,资本市场稳定器功能将得到实质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