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于7月11日正式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全面建立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该政策将于2025年度绩效评价正式实施,标志着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模式迎来重大变革。新规通过优化核心考核指标,着力破解长期存在的"长钱短投"困局,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
根据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体系从原有的"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升级为"当年度指标(30%)+三年周期指标(50%)+五年周期指标(20%)"的三维评价机制。同时,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也从单一当年度指标拓展为相同权重的多周期评价框架。这一调整将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显著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险企绩效的影响。南方基金分析指出,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有助于实现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推动保险公司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投资。
市场机构普遍认为,新规将释放保险资金的巨大投资潜力。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3万亿元,但实际投资A股比例仅约11%,距离25%的政策上限存在逾14个百分点的配置空间。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原有考核体系下当年度指标权重过高,导致险资对权益市场波动异常敏感。此次改革后,三年以上考核权重突破60%,将实质性扭转投资逻辑,大幅提升险资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政策落地恰逢险资入市配套措施密集出台。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须定向投资A股。金融监管总局同步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将部分险企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调高至50%;分三批批复222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试点(首批500亿元已全额到位);计划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调10%以降低资本占用。这些措施与新考核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
南方基金测算显示,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若权益配置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即可带来近3500亿元增量资金。叠加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金及年度新增保费投资,三项政策协同发力有望为A股引入万亿级资金活水。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强调,这不仅在短期内提供充足流动性,更将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抗波动能力,推动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新规同时要求险企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包括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科学确定权益投资比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等。业内专家指出,参考社保基金实施长周期考核后取得的11.6%年化收益率,新机制有望显著增厚保险资金长期回报。随着保险资金"压舱石"功能的持续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将得到系统性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宿迁新闻网 于 2025-07-13 10:31:5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suqian.me/wen/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