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宿迁九个小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产业富民服务升级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八月的宿迁大地上,一幅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宿城区龙河镇,刚刚落幕的第二届"村BA"篮球赛点燃了乡村夏夜的热情;沭阳县马厂镇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出口订单。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宿迁市推进小城市建设三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缩影。自2021年启动小城市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宿迁九个重点中心镇实现了从"镇"到"城"的华丽蜕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1.png

  产业兴则城市兴。宿迁各小城市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发力特色产业,告别了过去"小散弱"的发展模式。龙河镇创新构建全员招商机制,2024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新增工业产值7.9亿元;高墟镇依托龙头企业打造纺织全产业链,实现"聚酯—长丝—织造"一体化生产;来龙镇高标准建设三大产业园,2024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26.4亿元。数据显示,九个小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累计增长6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6亿元增至22.8亿元,增幅达202.4%,产业"骨架"的日益强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业发展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新袁镇通过"村企联建"模式,为群众提供近千个"家门口"就业岗位;界集镇发展"稻香+"农文旅融合产业,预计年底可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增收千元;来龙镇32个"强村富民"项目带动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32.5%。在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的良性互动中,九个小城市建成区人口从2020年的25.4万人增至2024年的38.9万人,越来越多群众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梦想。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升级。宿迁各小城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来龙镇新建文体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和7所优质学校;王集镇实施长安街提升改造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龙河镇新建的农贸市场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在软件服务方面,贤官镇改造升级养老设施,开展慈善拍卖活动;双沟镇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实现"一窗受理";龙河镇创新"庭院恳谈""文明积分"等乡村治理模式,让基层服务更有温度。

  夜幕降临,来龙镇夜市120个摊位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桥庄新型农村社区保留乡愁记忆的同时,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不少居民开起了民宿。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生动诠释了宿迁小城市建设的真谛——不是简单扩大城镇规模,而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产业有支撑、生活有品质、服务有温度。2025年,宿迁九个小城市排定258个建设项目,截至5月底已开工216个,开工率达83.7%。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这些崛起中的小城市正成为宿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