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沿海的学术重镇厦门大学,其医学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备受瞩目。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秉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断拓展学科边界,医学门类已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之一。许多有志于投身医学事业的学生和家长常常关切: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究竟涵盖哪些方向?其培养体系和资源支撑又有何特色?
厦门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下设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和护理学院等多个教学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教育层面,学校开设了多个直接面向高考招生的医学类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五年制)是核心专业之一,注重培养具备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后期将在厦门大学附属医院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进行系统实习。
同时,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学校还开设了中医学(五年制)专业,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学专业则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临床护理、管理及教育人才;预防医学专业聚焦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问题,学制也为五年。此外,药学类本科专业(含药学、药物制剂等)强调与现代制药技术和生物医药研究的结合,通常为四年制。
在口腔医学领域,厦门大学拥有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依托附属口腔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培养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部分医学专业还开设了面向国际学生的全英文授课项目。
研究生教育层面,厦门大学的医学学科布局更为细化。学术型硕士及博士点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一级学科,并在肿瘤学、神经科学、心血管病学、转化医学等前沿方向形成特色。专业学位类别则包括临床医学博士(MD)、临床医学硕士(MM)、口腔医学硕士(SMM)、公共卫生硕士(MPH)及药学硕士(MPharm)等,强调临床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衔接。
学科建设上,厦门大学医学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推动医学与理工科、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例如,依托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强势学科,发展了纳米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新兴交叉方向。学校还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如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医学紧密相关)、福建省药物新靶点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为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平台。
师资方面,厦门大学医学领域汇聚了一批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学者,同时临床教师多来自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专家。附属医院体系包括多家三甲医院,不仅为临床教学提供坚实保障,也是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此外,学校注重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欧美多所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交换和科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和研究的机遇。
纵观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设置,可见其既遵循医学教育的主流体系,又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凸显交叉集成与创新发展之路。对于考生而言,选择厦大医学不仅意味着接受严格的医学训练,还能享受综合性大学的多元文化氛围和资源平台。随着“新医科”建设的推进,厦门大学将继续优化医学学科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区域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更多卓越人才。
未来,厦门大学医学学科有望在重大疾病防治、精准医疗、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进一步彰显综合性大学办医的独特价值与活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宿迁新闻网 于 2025-09-15 10:44:2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suqian.me/wen/697.html
上一篇
西政有哪些专业
下一篇
心肺血管疾病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