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例证题考研真题有哪些

  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日益临近,无数备考学子的神经也愈发紧绷。在众多考试科目中,英语科目因其分值高、难度大而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其中,阅读理解部分的“例证题”因其独特的考查方式和较高的出现频率,已成为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点题型之一。这类题目不仅检验考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更深入考查对文章逻辑结构、作者写作意图以及论点与论据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

  所谓例证题,其典型提问方式通常为“The author mentions/uses the example of… to show that…”或“The example of… is used to illustrate…”。其核心在于要求考生判断作者在文中引用某一具体事例、数据、研究或引言的目的何在,即该论据是为了支撑哪一个核心论点。这要求考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必须跳出细节,从篇章整体的角度审视上下文逻辑,准确识别论据所服务的核心主张。

  回顾近十年的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真题,例证题的考查可谓经久不衰,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其所选取的例证素材包罗万象,覆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商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这要求考生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快速理解陌生领域基本概念的能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习惯养成与大脑神经回路的文章中,作者可能会详细描述一个关于实验鼠走迷宫的实验过程。这个具体的实验案例本身并非题目的答案,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引出一个更为抽象和普遍的观点:习惯的形成与大脑中“基底核”的活动模式变化密切相关。考生若纠缠于实验的细节描述,则极易误入陷阱。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向上文追溯,找到该例子之前作者所提出的那个概括性理论或观点。

  再比如,在一篇讨论商业方法专利的文中,作者引用某个早期的“航线资产拍卖”系统作为获得专利的实例。此处的例子绝不是为了说明这个拍卖系统本身多么精巧,其更深层的意图是为了论证一个在当时颇具争议的核心论点:商业方法可以被视为专利保护的客体。这反映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转变。

  又或者,在一篇探讨学术出版模式变革的文章里,作者提及某些基金会和大学图书馆已开始建立机构知识库。这个例子服务的上位论点往往是:传统的商业出版模式正受到新型开放获取模式的挑战,学术传播的范式正在发生改变。例子是现象,而论点才是本质。

  从这些真题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例证题的关键在于遵循“论据服务于论点”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有效的解题策略可分为三步:首先,精准定位例子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其次,仔细研读例子所在段落的前一段落,尤其是段首或段尾的主题句,因为作者通常会在举例之前先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将几个可能的选项与所找到的核心论点进行比对,选择与论点表述最直接一致、最具有概括性的选项,而非那些仅仅重复例子细节的选项。

  考研英语命题专家指出,例证题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区分出那些具备高阶阅读理解能力的考生。他们能够分清主次信息,理清论证脉络,而不是机械地捕捉零散信息。这种能力对于研究生阶段阅读大量外文文献、提取有效信息、构建严谨论证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应对例证题不能依靠所谓的“答题技巧”或盲目刷题,而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篇章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对做过的每一篇阅读文章进行精读分析,主动梳理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思考每一个论据是如何支撑其论点的。通过这种持续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才能拨开例证的迷雾,直击论证的核心,从而在考场上从容应对,精准答题。

  随着考研竞争的加剧,对试题深层次理解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例证题作为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考生真正的阅读思维水平。唯有夯实基础,练就一双能够穿透具体事例、洞察作者深意的“慧眼”,才能在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