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正文

宿迁: 不飘絮 杨树全覆盖 破解 春日飞雪 生态难题‌

  2025年4月12日‌

  治理成效显著:从“漫天飞絮”到“绿荫无扰”‌

  宿迁市曾是杨絮污染的“重灾区”,每年春夏之交,杨树雌株产生的棉絮随风飘散,影响空气质量并威胁居民健康。但近年来,通过系统性树种更新改造,全市范围内已实现“不飘絮”杨树新品种全覆盖,困扰市民多年的飞絮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以泗阳县为例,该县作为“杨树之乡”,自2016年起推广“南林3804”“泗杨1号”等雄性不育杨树品种,目前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覆盖率已达100%‌。

  科技支撑:新品种培育与推广‌

30.png

  宿迁市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团队,历时十余年攻关,成功选育出多个无絮杨树良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不产生飞絮,还具有抗病害、生长快、成材周期短等优势‌。2025年,全市定向供应“不飘絮”杨树雄株苗木13.67万株,通过“订单育苗+定向供应”模式,确保苗木质量可追溯‌。泗洪县陈圩林场等国家级良种基地,为全市提供南林3804、南林3412等优质种苗,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系统治理:多措并举巩固成果‌

  宿迁市将杨树更新改造纳入生态治理整体规划,制定《农村绿化暨杨树更新改造方案》,重点淘汰“老龄化”杨树,并在河道沿线、农田林网等区域推广新树种‌。同时,利用“江苏订单育苗”数字化系统,实现苗木繁育、调拨、栽植全流程监管,确保每一株苗木精准落地‌。市区还结合物候特点,采取树种更换、植物冲洗等方式减少飞絮残留‌。

  生态经济双赢:绿色发展新路径‌

  杨树品种更新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宿迁首创“绿票”交易机制,将生态修复责任转化为可交易金融产品,促成全省首单5.12万张“绿票”交易,开辟生态经济新赛道‌。据统计,更新后的杨树品种木材优质、市场价值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生态布局‌

  宿迁市林业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优化树种结构,并探索生态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朱海水库等生态安全缓冲区,进一步释放“绿色红利”,为全国平原地区杨树治理提供“宿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