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正文

宿迁构建全域应急救援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宿迁市蓝天救援队通过精准协作机制成功完成一起紧急搜救。在接到南蔡乡某儿童失踪9小时的求助后,队长朱宁带领13名队员与公安部门形成联合搜救组,通过智能监控追踪与网格化排查,历经3小时高效作业将走失儿童安全送回。这仅是宿迁应急救援体系高效运转的缩影,该队伍已累计开展安全宣教600余场,完成411例走失人员搜救,并在水域救援中挽救62条生命。

  作为全国应急救援体系创新试点城市,宿迁着力构建"三维联动"救援网络:

  一、智慧中枢强化协同作战

17.png

  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支队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警情秒级响应与跨部门资源调度。在沭阳工业区,3分钟自救救援圈已覆盖重点企业;泗洪县创新推出事故应急协调联动机;宿城区试点建设的9个基层救援站形成"1+N"应急网络,配备智能终端实现灾情即时上传。

  二、科技装备提升处突能力

  全市31支专业救援队伍配备1355台(套)智能装备,包括5G单兵系统、水下探测机器人等尖端设备。特别建设的危化品救援队获配61万元专业设备,防汛抗旱领域配置80万元移动泵站,地震救援装备达到150万元规模。常态化开展的"应急大比武"推动队伍向复合型转型。

  三、预案体系筑牢防御根基

  创新编制的《多灾种叠加应急预案》在省级现场会获重点推介,建立涵盖33个专项预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针对洪泽湖等重点区域开发智能调度模型,通过预案简本实现"一键启动"响应机制。

  在应急管理部"全灾种、大应急"改革框架下,宿迁已形成"平战结合、专常兼备"的现代化救援格局。该市连续三年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为长三角城市群安全发展提供了"宿迁方案"。随着"智慧应急"二期工程启动,无人机巡航网络与AI预警平台的建设,正推动城市安全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