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北岸的宿迁市,一所以“创新”为基因的高等学府正吸引着教育界的目光。从八校援建到省属公办,从万人大学到硕士点冲刺,宿迁学院用二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奋进史诗。
破茧成蝶:体制创新的先行者
2002年,宿迁学院在苏州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的“输血式”帮扶下诞生,首创“省市共建、八校联建”模式,仅用数年便建成万人本科院校,被《光明日报》誉为“全国闻名的高校新星”。2020年,学校完成从民办到省属公办的“惊险一跃”,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202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顺利通过,标志着这所年轻高校已跻身规范化办学前列。
九科并举: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走进占地1500亩的现代化校园,11个二级学院的53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文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经济管理学院与京东共建产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团队斩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酿酒原粮实验室获省级重点立项……“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
学校以“明德至善、博学致用”为育人准则,近三年交出亮眼答卷:73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600余名学子考入国内外名校深造,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6%。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该校项目《智能农机监测系统》从127万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国赛铜奖。
产教共生:服务地方的创新引擎
与宿迁经开区共建智能制造研究院,同洋河股份联合开发酿酒工艺优化系统,为京东物流研发智能分拣算法……宿迁学院将“实验室建在车间里,论文写在流水线上”。目前,学校拥有12个省级科研平台,175项国家发明专利,年均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超200项。
“我们培养的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校长李岩告诉记者,该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20%的课程由企业导师参与授课,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更创下“毕业即获一级建造师资格”的业界佳话。
面向未来:冲刺硕士点的突围战
站在新起点,宿迁学院正聚力攻坚“申硕”目标。依托4个省重点学科和3个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学校投资2.3亿元建设智能制造、数字商务等六大实验中心。党委书记徐德表示:“我们将以‘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使命,力争到2025年实现专业硕士点突破,打造苏北高等教育新高地。”
记者手记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宿迁学院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地方高校的转型智慧。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今天,这所年轻高校以产教融合破题、以服务地方立身,为应用型院校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其“校城共生”的发展哲学,或许正是破解区域高教资源失衡的关键密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梦 于 2019-11-27 16:54: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suqian.me/wen/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