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祭扫成主流,“无烟清明”彰显文明新风
2025年清明节期间,宿迁市通过多项创新举措推动传统祭扫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泗洪县推出“鲜花换冥币”服务,在殡葬服务机构设立兑换点,鼓励群众以鲜花寄托哀思,纸钱使用量同比下降20%。宿城区凤凰岭公墓等场所设置签名墙和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菊花、丝带等祭扫物品,倡导“无烟祭扫”,吸引数千群众参与签名承诺。这一系列柔性引导措施,既保留了祭扫仪式感,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获得市民广泛支持。
惠民殡葬政策落地,减轻群众“身后事”负担
宿迁市深化殡葬改革,通过“政府主导、国企运作”模式全面接管运营全市92家乡镇公墓,实行五保户免费安葬、困难群体费用减免等政策。新建的宿迁市殡仪馆新馆即将启用,采用汉代祭祀建筑风格,集“殓、殡、祭”功能于一体,设备现代化且收费标准透明公开。此外,生态节地葬奖补体系持续发力,如泰兴市对选择江葬的户籍居民给予2000元奖励,推动绿色安葬从“政策倡导”走向“社会自觉”。
社区追思堂破解难题,白事简办引领新风尚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办白事场所缺失的问题,洋河新区创新设立社区追思堂。该场所提供免费场地及基础设备,居民仅需支付少量水电费即可完成丧事流程,既避免扰民又降低经济负担。自2019年启用以来,已服务400余次丧葬活动,成为宿迁推进移风易俗的典型案例。这一模式还被推广为新型农村社区标准化配套设施,推动“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
法治保障+文化浸润,殡葬改革纵深推进
宿豫区通过专项普法活动强化殡葬领域法治建设,制作《厚养薄葬新风尚》微视频,在村居便民服务站循环播放。同时,殡葬服务机构联合村居红白理事会开展上门宣传,将殡葬法规与优秀家风教育结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宿迁市产发集团旗下追思园公司还通过标准化墓园建设、生态景观改造等方式,将传统墓园转变为公园式纪念空间,潜移默化重塑公众对生命归宿的认知。
结语
从焚烧冥币到鲜花寄思,从散埋乱葬到生态安葬,宿迁市以“惠民减负+文化引领+制度创新”的组合拳推动殡葬领域深刻变革。这场关乎民生福祉与文明进程的改革,正让“逝有所安”的愿景照进现实,也为全国殡葬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宿迁小虞姬 于 2015-09-29 18:40: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suqian.me/wen/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