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宿迁:从 共享头盔”到 文明之星 打造安全出行“头盔之城

  2025年4月,宿迁市以创新举措和柔性管理持续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通过“共享头盔”智能管理、校园文明倡导等多维度探索,形成全民参与的安全出行生态,成为全国交通安全治理的典范。

  一、“共享头盔”智能升级 实现“借还管”闭环

41.png

  宿迁交警部门自2023年起在市区14个重点路口投放2000个“共享头盔”,并依托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一盔一码”动态追踪。市民通过微信扫码登记即可免费借用,系统自动记录借取时间、地点及归还状态,48小时后推送归还提醒。归还时,市民可交还执勤警力或使用自助归还柜,全程“零操作”。柔性执法同步推行:首次借用教育提醒,二次借用需参与30分钟交通劝导,三次借用则依法处罚。

  二、校园“文明交通之星”带动家庭参与

  宿迁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2025年1月,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向50名“文明交通之星”发放定制头盔,通过表彰引导学生及家长践行“一盔一带”。该校开展多场文明交通主题活动,6000余名学生集体观看安全教育片,家长积极响应,形成“家校共治”氛围。学生丁奕辰表示:“会提醒家长骑车戴好头盔,遵守交规。”

  三、社会成效显著 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据统计,宿迁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从2023年的75%提升至2025年的98%,涉头盔交通事故伤亡率下降40%。市民陈叶荣评价:“共享头盔方便又卫生,出行更安心。” 此外,交警部门通过借用环节推送安全提示,实现“借一次头盔、受一次教育”。

  四、未来:构建全域化安全出行网络

  宿迁计划将“共享头盔”覆盖至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并深化“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推动安全治理从“路面”向“云端”延伸。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以科技赋能、教育先行,让‘头盔意识’成为宿迁市民的出行本能。”

  从街头到校园,宿迁正以创新与温情交织的治理模式,书写“小头盔守护大安全”的城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