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宿迁学院新校区变更建设主体被怀疑 烂尾,当地自规局称之前规划有疏忽

  近日,宿迁学院新校区因建设主体变更被质疑“烂尾”,引发舆论关注。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称“自规局”)回应称,此前规划存在程序疏漏,调整旨在规范后续管理流程。

  事件背景:土地收回引猜测‌

  5月6日,宿迁市自规局发布公告称,收回宿迁学院新校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项目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涉及土地面积173.0533公顷。公告指出,校方已停止上述项目建设,并申请无偿交还土地。这一动作被部分网友及AI工具解读为“项目烂尾”。例如,豆包AI在回答“大学校区烂尾”问题时,将宿迁学院新校区列为典型案例,并引用上述公告作为依据。

16.png

  校方回应:主体变更仅为程序调整‌

  宿迁学院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校区建设主体由学校变更为宿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系为理顺后续资产交接流程。建成后,校区将移交学校办学使用,资产归属江苏省教育厅管理。校方强调,调整不影响施工进度、资金投入及搬迁计划,预计2025年底完工,2026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

  自规局:承认早期规划疏漏‌

  宿迁市自规局工作人员解释,2020年宿迁学院由民办转制为省属公办院校后,新校区建设主体未及时从“宿迁学院”调整为教育行政部门,导致土地划拨程序与现行管理体制不符。此次收回土地并变更主体,是为纠正前期规划疏漏,确保后续产权归属合法合规。

  项目现状:施工持续推进‌

  公开资料显示,宿迁学院新校区位于湖滨新区,总用地2600亩,总投资60亿元,为宿迁建市以来最大公益类项目。2022年9月开工至今,施工方持续作业,宿迁城投公司5月8日发布的现场照片显示,工程仍处于紧张建设阶段。

  舆论反思:AI误读与程序透明‌

  此次事件中,AI工具对官方公告的片面引用放大了公众误解。宿迁学院呼吁公众以官方通报为准,自规局亦承诺加强信息发布的清晰度。截至发稿,相关部门未透露是否对早期规划疏漏追责。

  目前,宿迁学院新校区建设仍在按计划推进,官方表示将确保程序调整与工程建设“双轨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