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匠心筑路:连宿高速公路的质量密码

  【项目建设现场】清晨的朝阳尚未穿透薄雾,连宿高速公路灌沭段(宿迁段)1标项目的钢筋加工场内已跃动着建设交响曲。火花飞溅的焊枪与机械轰鸣合奏出铿锵乐章,技术员手中的卷尺闪烁着金属冷光,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清单上划满严谨的勾选符号。在这片充满工业美学的工地上,70余名建设者正用毫米级的精度,镌刻着新时代基建工程的品质丰碑。

  精密铸造钢筋铁骨

19.png

  "纵向间距误差0.8毫米,横向偏差1.2毫米,符合验收标准。"项目副总工马琪手持激光测距仪,在密集的钢筋丛林间穿行巡查。这个由领导班子突击巡查、专职质检全天候驻场的"全链条"质控体系,将质量管理延伸到每个施工神经末梢。上月创新应用的固滤联合加固技术,通过28天昼夜攻坚突破河塘淤泥处理瓶颈,将传统工艺压缩近1/3周期,首战告捷即达设计强度。

  党员筑起质量长城

  在拌合站党员示范岗,佩戴红袖章的燕保彬正带领团队进行第五次砂石含水率复测。项目党支部搭建的"点线面"三维管控网络,将4个责任区、3个先锋岗、1支突击队编织成严密的质量防护网。党员骨干日均2万步的巡检轨迹里,藏着12本写满技术参数的日志,每位党员包保的工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6%以上。

  实验室里的时间艺术

  当镜头转向标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与科研人员正演绎着微观世界的质量探戈。马文静操控着数控水泥胶砂搅拌机,秒表指针划过±1秒的黄金区间。这里输出的4300组检测数据实时加密上传云端,近百份封样试件构筑起全周期溯源体系。从砂石骨料的微米级筛查到混凝土试块的兆帕级验证,每个数字都是向质量承诺的庄重签名。

  在建设者日夜兼程的坚守中,这条承载区域发展愿景的交通动脉正以匠人之魂浇筑筋骨。当毫米级精度遇上百公里征程,连宿高速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在苏北大地上写下当代中国基建的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