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宿迁:一座跨越时空的 大城 叙事

  ——多维透视长三角北翼枢纽的格局与潜力

  地理版图:8524平方公里的发展基底‌

  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市域面积达8524平方公里,陆地占比77.6%,耕地面积约4603平方公里,位列江苏前列‌。这座“水韵之城”坐拥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淡水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97.2公里,形成“两湖一河”的生态骨架‌。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近500万,下辖2区3县及4个功能区,构建起城乡协同发展的“全域网络”‌。

  经济总量:4800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2024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801.85亿元,增速连续多年领跑苏北‌。其经济“体格”的壮大,源于三大千亿级产业支撑:新能源产业产值于2023年率先突破千亿,2024年高端纺织产业紧随其后达1018.2亿元,绿色食品、新材料产业亦加速向千亿规模冲刺‌。沭阳县作为“县域经济排头兵”,2024年GDP达1560.39亿元,工业开票销售1783.34亿元,贡献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交通动脉:立体网络撑开发展维度‌

  宿迁的“大”,更体现在交通能级的跃升。作为长三角北翼枢纽,其高速公路网密度达4.8公里/百平方公里,新扬高速改扩建工程(2025年启动)将通行能力提升至日均5万辆次,成为贯通苏皖的“黄金走廊”‌。徐宿淮盐高铁、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与197.5公里铁路网交织,使宿迁从“地理中心”蜕变为“流量枢纽”‌。

  生态容量:绿色基底书写可持续篇章‌

  在“双碳”目标下,宿迁以“江苏生态大公园”为定位,划定46.2%的生态空间占比‌。微山湖路充电综合体等绿色基建投用,大亚木业等企业通过“智改数转”实现能耗下降7%,全市单位GDP能耗连续三年优于省控目标‌。洪泽湖湿地、三台山森林公园等生态IP,将自然资本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化纵深:5000年文明滋养城市精神‌

  从顺山集文化遗址到项羽故里,宿迁承载着5000多年文明史与2700多年建城史‌。“中国白酒之都”的称号与洋河、双沟两大名酒品牌,赋予其独特的产业文化标识;项王故里、乾隆行宫等历史遗存,则构筑起“楚汉文化之魂”的当代表达‌。

  结语‌

  从地理空间到经济能级,从生态容量到文化厚度,宿迁的“大”既是多维数据的叠加,更是发展势能的蓄积。这座“第一江山春好处”的城市,正以“三量齐抓”的奋进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大城故事”。